说“UGC”之前,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“UGC”、“PGC”和“OGC”。
名词解释
UGC
UGC(User-generated Content,用户生产内容,也称UCC,User-created Content)也就是用户生成内容的意思。
PGC
PGC(Professionally-generated Content,专业生产内容,也称PPC,Professionally-produced Content)指专业生产内容(视频网站)、专家生产内容(微博)。用来泛指内容个性化、视角多元化、传播民主化、社会关系虚拟化。
OGC
OGC(Occupationally-generated Content,职业生产内容)视频、新闻等网站中,以提供相应内容为职业(职务),如媒体平台的记者、编辑,既有新闻的专业背景,也以写稿为职业领取报酬。
这三者之间既有密切联系又有明显的区别。一个平台(网站)的PGC和UGC有交集,表明部分专业内容生产者,既是该平台的用户,也以专业身份(专家)贡献具有一定水平和质量的内容,如微博平台的意见领袖、科普作者和政务微博。PGC和OGC也有交集,表明一部分专业内容生产者既有专业身份(资质、学识),也以提供相应内容为职业(职务),如媒体平台的记者、编辑,既有新闻的专业背景,也以写稿为职业领取报酬。
——文章《浅析UGC、PGC和OGC》
消费理念的变迁
这个说法有点像《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》,一个新的东西出现,功能实现就好。就如手表,时间对就好,但逐渐的就会追求品牌,让人觉得此品牌有质量保障。又如超市的牛奶区,以前都是认品牌的,各种品牌推销活动,现在一到周末,则是各种试吃试喝体验,通过品质吸引客户。又如微博,旅游KOL这些,重新定义资讯,让资讯不再是只有OGC这种新闻平台。在UGC这类产品中,前文说的旅游KOL、微博大V这些用户就是产品的内容。
互联网思维核心是口碑为王,口碑的本质是用户思维,要把UGC产品做好,就要让用户有参与感。
构建参与感,就是吧做产品做服务做品牌做销售的过程开放,让用户参与进来,简历一个可以触碰和拥有,与用户共同成长的品牌。才会形成三三法则这个概念。
UGC型产品其实还有两个比较常见的呈现形态“平台型的产品运营”和“新媒体型的产品运营”。
- 平台型的产品运营模式:最经典各种论坛、微信的朋友圈,还有知乎和微博这种,都属于平台型的UGC产品;
- 新媒体型的产品运营模式:例如微信的公众号,今日头条和喜马拉雅这种,都属于新媒体型的UGC产品。
可能这时候,会有人觉得PGC和UGC有点混淆,用罗胖子逻辑思维举例,他本身是一个KOL,属于PGC范围,但如果基于微信公众号里,他就是一个UGC的内容提供者。
小结
今天就先说到这里了,互联网发展日新月异,搞不好哪天,这些东西又被彻底颠覆了,我们能做的就是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库,保持自身的竞争力而已。